“黨員干部務必繃緊廉政這跟弦,為民自律是關鍵……”近日,杜集區文化下鄉演出在石臺鎮梧桐村上演,由本地自編自導自演的“廉潔文化”梆子戲《碧水青蓮》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,講群眾喜聞樂見的清廉故事,贏得群眾陣陣掌聲。
近年來,杜集區紀委監委立足本地特色文化資源,深入挖掘本地傳統文化、紅色文化、家風文化等蘊含的廉潔元素,注重“文廉融合”,創新教育載體,讓廉潔文化亮起來、活起來、實起來,不斷增強廉潔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。
弘揚紅色文化,為廉潔文化保色。充分挖掘本地小朱莊戰斗烈士陵園、牛眠村史展館、梧桐村戰地醫院等紅色文化物質遺產,弘揚紅色文化蘊涵的堅定信念、無私奉獻、嚴于律己、甘作公仆等廉潔思想,充分提煉革命精神的廉政內涵,教育黨員干部不忘昨日的苦難輝煌,珍惜手中權力。打造“廉印初心”廉潔文化廣場,設置“紅色杜集”主題展覽,組織黨員干部赴紅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3600余人次,組織舉辦紅色詩詞朗誦等活動5場,教育黨員干部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。
傳承家風文化,為廉潔文化暖色。把廉政文化融入家風養成中,讓干部在溫馨的家風中牢筑廉政防線。在杜集南山漢文化館設立廉潔文化展廳,展示習近平總書記談家風建設、漢代家風家書等內容。召開新任職干部集體廉政談話會3次,組織黨員干部家屬參觀廉政教育基地2次,簽訂助廉承諾書75份,引導干部家屬自覺當好清廉家風傳承的“廉內助”,家庭反腐倡廉的“監督員”“守門員”,切實把好“道德關”“廉潔關”,不斷推動家風帶動黨風政風,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。
厚植好人文化,為廉潔文化增色。將“好人文化”作為稀缺的廉潔文化教育資源深入挖掘運用,充分利用本地獲評的“中國好人”事跡中蘊含的大公無私、清正廉潔、甘于奉獻的廉潔元素,以身邊故事、身邊好人讓干部接受精神洗禮和道德熏陶。在“廉印初心”廉潔文化廣場設置杜集好人專欄,組織本地“中國好人”開展廉潔文化宣講10余次,組織黨員干部參觀杜集好人館1200余人次,學習“中國好人”事跡20余次,讓干部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雨清風的洗禮。
“文化而潤其內,養德以固其本。”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,“接下來,區紀委監委將持續拓展利用本土優秀文化資源,持續推進‘文廉融合’,不斷豐富廉潔文化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,讓以清為美、以廉為榮的良好風尚在全區蔚然成風。”(淮北市杜集區紀委)